当前位置:首页 雅思学习 雅思阅读heading题三大常见误区总结!
发布时间:2020-10-29 关键词:雅思阅读heading题三大常见误区总结!
摘要:该题型令许多同学望而却步,主要是因为该题型“360度无死角”、全方位考察大家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雅思阅读heading题该题型令许多同学望而却步,主要是因为该题型“360度无死角”、全方位考察大家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具体来说:
1、从语言能力方面,考察学生的词汇量和长难句分析及理解;
2、从阅读能力方面来看,考察多种阅读方法(如skim和scan)的配合使用、句间逻辑关系抓取以及段落结构分析能力。
3、从做题体验感来讲,很多同学反馈,最直观的感受在于“做题速度特别慢”、“很容易纠结”、“最后正确率还低”。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呢?下面新航道小编分享的内容将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同学们在做heading题时常常会走入的“误区”。
误区一:“永远放最后”
很多同学了解到heading题的难度,所以在遇到有heading题的篇章时,通常采取的都是“回避策略”——先搞定难度相对较低的题型,比如判断、填空、人名观点配对题。再利用剩下不多的时间,“快刀斩乱麻”迅速搞定最难的heading题。乍眼一看,这个方法可行性高,但多接触一些题目之后就会发现,这种方法遇到某些篇章时无法奏效,反而影响整体做题效率。
例如,C11T4P3 This Marvelous Invention考察题型有heading题(6)+选词填空summary(4)+判断(4)。按照回避策略,应该先判断,再选词填空summary,最后heading题。
但其实实际操作起来会非常困难,出现卡顿现象。原因在于4个判断题考全文,整体而言定位难度较大。其次,选词填空summary除了题有‘wheel’一词比较容易定位,其他三题主要考察对文章的理解,如果和heading结合做可以直接选出答案,单靠定位难度很大。
此外还有,C12 T6P2 The Lost City和C12T8P3 UK Companies need more effective boards of directors 考察题型有 heading题(7)+判断(4)+填空(2/3),其中,判断题和填空题各自题量较少,且考察范围比较分散。所以,如果按照回避策略(先做判断、填空,再heading),会导致判断填空找不到,又无法静下心来做heading,蜡烛两头烧,徒增焦虑。
小结:
“heading回避”策略可操作性强,适合初学者和目标分数在6-6.5的同学。但缺点是一般不适用于有“heading题+判断+填空”的篇章,因为这种篇章的判断和填空各自的出题量非常少,一般每组只考3-4题。题量少的题型分散考全文的几率很高,导致很难定位,费时费力。
方法推荐:“2+1”模式
“2”指的是heading题和另外一个题量较少的题型先一起做;“1”指的是剩下的一个题型最后完成。
具体操作如下:
以heading题为主线(因为一般heading贯穿全文),按照段落顺序逐段阅读,读完一段后尝试选出对应heading,随后再确认一下在刚刚读的段落中是否出现另一个题型的相关线索。两种题型可交替进行,根据难度灵活安排,做题比较流畅且效率高。完成前两个题型后,此时已看完一遍全文,在此基础上再完成最后剩下的第三个题型,定位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不得不指出,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更加适合文章理解能力比较强(喜欢一段段通读文章),但是细节定位方面略薄弱(不喜欢一个个找定位词做题)的同学。
误区二:原词“套”原词
部分同学做heading题常常因为在原文某段中发现了与选项中一模一样的词,就不假思索直接选择出现原文原词的选项作为答案。
例如,T2P1 Tea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heading题选项‘v The cases of Holland, France and China’出现了三个大写国家名,看过会令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文章B段中刚好出现了这三个国家名。所以,许多同学就会收到原文原词的干扰,B段标题误选v。
考官在设计选项时,会有意设置1-2个有原词的选项来误导迷惑大家。在面对此类选项时,不要因为有原词而盲目选择,必须按照“同意替换”原则来筛选,即务必求证一下选项中所提及的其他关键信息(至少2个)在段落中是否有对应同意表达的词句。一般有原词的选项一定要谨慎对待。
例如,T2P1 Tea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第7题,因为G段第2-3行出现“Japan had large cities…”,会导致一些同学错选 ‘iii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Japan’,理由是出现了原词。而根据“同意替换”原则,正解为 ‘ii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fear of unemployment’, 其中 ‘industrialization’ 对应G段第2-3行 ‘17th century Japan had large cities, high literacy rates, even a futures market’, ‘fear of unemployment’ 对应第4行末 ‘afraid that they would put people out of work’。
误区三:只需读每段“首二+末”
“首二+末”即为段落首二句和最后一句,这三个位置一般被许多同学认为是段落中心句的集中区。所以,有部分同学在读段落时走捷径,只读首二、末,中间部分直接略过。但不幸的是,这种方法不是的,对很多段落都不能奏效。槽点有三:
01、并不是每个段落都是“总-分-总”。
有些段落中心句翩翩在中间出现,比如C11T2P2 What destroyed the civilization of Easter Island? 一文A段,其中心句位于第8行。
02、并不是每个段落都有中心句。
有些段落可能只是由一些细节信息组织在一起,并没有一个核心句来统领全段。对于这种“无核段”,我们只能通读整段,因为考官的出题依据一般是从段落中抽取一个细节句进行同意替换的改写。例如,C11T4P3 This Marvelous Invention的F段,整段话无明显中心句,段落结构不清晰。该段对应的正确标题是 ‘v Even silence can be meaningful’, 根据同意替换原则,对应段落第8-9行 ‘the absence of a sound has been enlisted to express something specific’ 和第13-14行 ‘a non-sound … has been invested with a specific function’。
03、只看三句话会断章取义!
只看三句话无法整体了解!整段的脉络结构和说理过程,最终导致断章取义。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给处在heading题困扰中的同学带来新的思路。不妨跳出原有框架,勇于尝试新方法。祝早日走出heading题的“瓶颈期”。
新航道广州学校官网:https://gz.xhd.cn/
新航道广州学校官方客服微信:gzxhdliang